2011-07-26

勇於指正 善盡公民之責/洪蘭

勇於指正 善盡公民之責
文/洪蘭(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)
  前一陣子,在回臺灣的飛機上,很驚訝的看到寶來證券董事長白文正在澎湖跳海自殺的新聞。一位讀者憤慨的投書說「媒體殺人」。
    
  原來,某八卦週刊要打擊考試院院長提名人——前交通大學校長張俊彥院士,因而說,白文正的榮譽博士學位是買來的;先生不甘受辱,自沉海底以明志。這消息看了,令人感慨萬千。

  對一個白手起家、沒有好學歷,而能在重視學歷的社會裡打出一片天的人來說,榮譽博士學位是重要的,因為這代表了對他個人奮鬥的肯定。交大是有名的國立大學,它的博士學位豈是用錢可以買的?我不懂,為什麼交大人不出來抗議呢?怎麼會默認別人的汙衊,而不替先生講句公道話呢?

  林則徐說:「事非見莫說,念非善莫舉。」沒有親眼見到的事情,隨便捕風捉影就害了一條人命,難道就這樣算了不成?我們社會的正義呢?有人說「清者自清,濁者自濁」,不要理會它,嘴在別人臉上,你能叫他不說嗎?但我認為:我們應該用群眾力量去制約流言蜚語,作為一個知識分子,至少可以拒買、不看這本週刊,既然它以「利」為生存之道,我們就用「無利可圖」去制約。

  名譽對很多人來說是第二生命,不容玷汙;如果玷汙了,只有鮮血可以洗淨。宋朝洪邁在《容齋隨筆》中說:「一點清油汙白衣,斑斑駁駁使人疑,縱然洗遍千江水,爭似當年不汙時。」知識分子應該站出來譴責隨便破壞別人名譽的人。壞人得逞,是因為好人不說話;在社會上,「沉默」殺的人比刀子還多,好人沉默會助長壞人的氣焰。

  人的大腦是現實的,無時無刻不在評估外界環境。如果敵眾我寡,「好漢不吃眼前虧」,大腦就會立刻改變自己的表情和動作,軟化下來討好別人;如果敵寡我眾,它就會變本加厲,益發囂張。

  在臺北捷運剛開始營運,第一車廂不可打手機的時候,我常特意去坐第一車廂以求安靜,但是幾乎每次都有人違規打手機。當時,我會站起來,很客氣的對他說:「對不起,這個車廂不可以打手機,您可以到第二車廂去打。」我用父親教的辦法:跟人說「不」的時候,要同時指出另一條可行之路。

  我的經驗是,如果旁邊有人點頭,贊同我的話,這個人就會慚愧的站起來,往第二車廂走去;如果旁邊無人附和,這個人就會看我一眼,繼續講下去。其中關鍵,就是「社會壓力」。所以,我們的社會需要每一個公民勇敢站出來盡公民的責任,不然姑息久了,積非成是,不公不義就會變成這個社會的主流。

  看到這次監察、考試兩院提名人得去拜會立法委員,以求順利過關,我覺得非常詫異,不應如此。史記楚元王室家中,太史公曰:「國之將興,必有禎祥,君子用而小人退;國之將亡,賢人隱而亂臣貴。」讀書人應該有不向秋風弄顏色的骨氣,我們選民應該用社會輿論、選票來保護正直的公僕不被羞辱,善良的老百姓不被汙衊。

*轉載於國語日報家庭版。本網致力於教育公益,若無意中侵權,請告知移除。*
歡迎加入『讀經教育社團